来源 | 深夜书桌 (ID:shenyeshuzhuo)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至暗时刻,感觉特别「丧」,什么都不想做。不想看书,不想上班,甚至不想打游戏,不想逛街,整个人被一团黑压压的东西困住,无法脱身。
你肯定也有这样的时刻。今天黛西分享的这篇文章,里面提到一个小技巧,或许可以帮你重新找回自己的好状态。
这个方法说起来非常简单:
做扫除。
是的,很难让人相信,一个很复杂很麻烦很棘手的问题,解决的方法可以这么简单。但就是这样:通过打扫,得到疗愈,重启人生,把自己从糟糕的状态里解救出来。在我的一篇讨论自我管理的文章下,曾经收到一条读者留言,对扫除的力量描述十分准确。
扫除可以让一个人从低谷、混乱、迷茫、颓废里走出来。
人的心境影响人的行为,人的行为创造出环境。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,你所居住的空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,房间体现居住者的人生。你的房间可以体现你是否幸福。犯罪心理学上有一个“破窗效应”,一个大楼的一扇玻璃被打破,没有来得及修缮,其他玻璃就会跟着被打破,不良环境,引发不良的行为,然后滋生暴力和犯罪。“破窗效应”的逆向应用,就是通过改造和整饬环境,来重塑人的行为。最成功最典型的案例,是纽约市彻底治理地铁涂鸦行为,当时纽约市的地铁治安极其混乱,彻底清除和治理涂鸦之后,地铁治安情况得到极大改善,其中重型犯罪数量减少了75%。城市管理是如此,个人管理也是这样,当心理建设、自我鼓励、找人谈心这些直接作用于个人的方法不奏效的时候,我们可以利用环境对人的反向作用,对自己施加正向影响。
其次,混乱肮脏的环境,会无意识地消耗我们的心智资源。混乱肮脏的环境,会让我们自我攻击:“我本来应该收拾,却没有收拾”、“我真是一个懒惰、不自律的人啊”,然后拖延、负面的自我评价会把我们拖到一个自我消耗的沼泽里面。多余的的物品、没有留白的环境,会给我们带来心理负担。大家都看过纸质书,如果书的排版,上下左右边缘的留白很少,字很多很密集,我们阅读的时候就会产生很不舒服的负荷。我们的房间也是一样。在不良环境的干扰下,我们就算什么都没做,也会感到疲惫和不愉快。没办法把注意集中到我们真正重要、真正想要的事情上,没办法去正视那些我们应该去处理、去挑战、去突破的人生项目,直面我们的未竟之事和我们对自己的期许。
第三,人在一个环境里生活久了,一定会产生环境垃圾、空间秩序紊乱和物品不归位,在一种状态里生活久了,也会产生心理垃圾、心理失序和不归位。扫除不能只看做一个体力劳动,而应该看做一个仪式,一个把你从旧的状态,带到一种与之前不一样的心境、氛围当中的仪式,一个刷新、重启的仪式。扫除不仅能清除环境的垃圾,还能清除心里的垃圾。对房间进行清扫的同时,你内心的负面能量也会被清除,因为内心创造空间,空间也可以反向重塑内心。扫除之后,生活中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,但是会把我们最好的状态激发出来,让我们获得心理能量去应对和解决具体的问题。
没有心理能量的时候,就是我们所说的状态特别糟糕,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感到疲劳;缺乏动力,没有斗志,忘记为什么要努力;事情一多就不知所措,压力爆棚;稍微难一点的问题,就想要逃避。而有心理能量的时候,精力旺盛,斗志昂扬,目标明确,思路清晰,遇到问题,相信自己能解决好,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时间,平静而专注。扫除家里不同的位置,具有不同的意义
打扫家里不同的地方,作用是不同的,不同的地方脏乱,所暴露的问题也是不同的。玄关是我们进出的关口,想象一下每天下班回家非常疲惫,进门看到脏乱、造物堆积的玄关:
一两年没穿积满灰尘的鞋子、很多把胡乱包扎的雨伞,你还知道里面有一些已经轻微损坏,家还是休息的港湾吗?只有干净整洁的玄关,才能让我们开门的瞬间就卸下疲劳,脏乱、杂物堆积的玄关只会加剧疲惫。
客厅是家的中心,也是家人聚集的地方。“家庭关系恶化是从客厅开始的。”
沙发上书刊、脏衣服衣服、电子产品堆积,茶几上果皮、零食、烟灰没有清理,地上玩具、拖鞋散落,大家待在这样的环境里,总是容易心烦意燥。缺乏耐心,所以对他人不宽容,容易产生争执。脏乱的环境,大家容忍度都很低,然后谁来打扫的问题,还容易引发互相批判和指责。厨房是创造爱的地方,因为食物是最适合传达关心的东西。
所有温馨的家庭,一定是“厨房不冷”的。不开火做饭的家庭、不经常一起坐下来吃饭的家庭,没有烟火气,彼此的关系一定是疏离、淡漠的。可是厨房也是需要做卫生频率最高的地方,水槽里的脏碗、油腻潮湿的灶台、满是油污的炒锅、没来得及清理的厨余垃圾,是会把人推出厨房,然后就会不开火做饭,将就着随便吃点。
“睡觉前和睁眼后的那一瞬间,是最容易对你的潜意识起到暗示作用的时间。卧室如果杂乱不堪的话,一天之中,你最后看到的景象就是杂乱的卧室,第二天你睁眼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杂乱的卧室,映入眼帘的灰尘,会堆积成你内心的负面能量。”厕所脏,则说明主人自私、以自我为中心、对环境和周围的人不懂感恩。为什么呢?因为厕所是我们最容易被弄脏的地方,明明是自己参与弄脏的地方却嫌脏不愿意清理,只图自己方便,只想享受权利,不愿意承担义务,不为别人着想。打扫厕所,可以让人学会谦逊和感恩。窗户是房间里唯一可以看到外面的地方,窗户脏,会让你等外部失去兴趣,天天窝在家里,不喜欢与人接触,不会主动关心别人,也不想别人来关心自己,把自己封闭起来。
但扫除其实不限于空间,还包括我们的身体、毛孔、衣物,我们随身携带的包包,我们手机里的app以及订阅的信息、电脑里的文件夹、手机相册里的照片视频等等。环境干净整洁、有秩序,物品和信息只留下少量的、重要的、能让你心生欢喜的。扫除的四个步骤
那如何扫除,才能发挥扫除力,达到把自己从糟糕的状态里救出来的效果呢?打扫得含糊,不彻底,肯定是不行的。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:新鲜的空气可以消除疲劳,让人心旷神怡,让人更有精气神,深呼吸可以让我们冷静、放松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。
反过来,污浊、不流通的空气则让人压抑和不快,让人没有精神、没有精力。换气是对污浊空气的扫除,但这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步骤,因为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,“入鲍鱼之肆,久闻而不知其臭”。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污浊、不流通的空气,久处其中也不容易发现,但从户外回来的人,就很容易察觉。多余的物品不仅挤占我们的生活空间,增加扫除的麻烦,而且和过剩的物品一起生活,会增加我们的心理负担。
第一,丢掉只是觉得“太可惜了”才保留的东西。比如买来只穿过几次但是已经不喜欢了的衣服;第二,丢掉只是因为承载“荣光和记忆”才保留的东西。比如小时候的铅笔盒、份量不是很重的奖杯奖状、前男友情人节送的大玩偶,如果实在舍不得可以拍照留念再丢掉。第三,丢掉考虑“也许什么时候会用”才保留的东西。一旦动这个念头,就说明这个东西的使用频率非常低,应该狠下心丢掉。比如购物袋,因为这个原因攒了一大堆。也许那个所谓的“什么时候”永远都不会到来,而且就算来了,一定也很容易找到替代方案。比如初中时候买的某个畅销书作家的书,你现在看已经觉得他非常肤浅幼稚了,比如随着你年龄增长,皮肤问题也变多,学生期常用的护肤品已经满足不了需求,就干脆地扫进垃圾桶,全面升级。第五,丢掉过剩的物品。比如数量几倍于家庭人口的雨伞、十几条差不多款式的牛仔裤、好几个电风吹、好几个指甲剪、网购经常随赠的小镜子,根本用不了那么多,留下必须的,多余的丢掉、送人或者卖掉。第六,丢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。有些东西你经常用,但其实你心里面不喜欢它,因为它会激起你一些负面的情感。比如我曾经有一个行李箱,是我叔叔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买给我的。可是他是一个很严厉的人,我从小都很怕他,我怕他大概就像贾宝玉怕他爹,每次看到这只行李箱,我就会联想到他那张不怒自威的脸,想到从小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出的恐惧。
后来毕业、自己能赚钱了,我就把这只行李箱丢掉,买了新的,我感觉自己开心了很多。我也借由这件事认识到,我再也不是弱小无助的小孩。
丢弃是发挥扫除力非常重要的环节,因为丢弃需要最深刻的反省。
反省你之前具体的生活状态,反省什么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。反省你在依恋什么、依赖什么,靠什么获得安全感,靠什么躲避现实的压力,反省你在害怕什么,恐惧什么,躲避什么,反省是什么在消耗你,拖垮你,丢弃是辞旧迎新,勇敢告别过去,才能拥抱全新的自己。清除房间尘垢和垃圾的过程,就是清除心理垃圾的过程。去污可以消除不安和焦虑,同时去污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,只要你做了,就能看见成果,所以它也可以提高你的自我评价。此外去污还有一个额外的作用,可以让我保持专注、深入思考。
我发现当我们专门开辟一个时间来思考的时候,总是很容易被干扰,被打断,无法保持专注,可是我们去污、散步、洗澡的时候,却常常能收获想不到的灵感和思路。整理是在建立秩序,建立物品的秩序,恢复物品的秩序,其实也是在建立内心的秩序,恢复内心的秩序。
我已经在无数次状态特别糟糕的时候,用扫除把自己救回来,我有时候在想,我的人生之所以没有变成一团烂泥,是因为我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救回来了。我也学会了在状态糟糕的时候,不再自责、愧疚、自我攻击。
因为人生的常态本身就是起起伏伏,人不是不知疲劳的机器,更不是永不停歇的永动机,状态好一下,糟糕一下,是非常正常的。
我们要做的就是,接纳这种起伏,一次又一次在低谷中把自己拉起,在崩溃中重建自己的生活,永远不放弃自己。在你感觉很糟糕的时候,试一试「扫除」这个方法,或许能给你带来改变的惊喜。反正黛西试过是有用的,想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同学,点个「在看」告诉我吧。
▽
我真希望你在毕业前能看到这篇文章
为了不错过每天的见面,请记得把我设为「星标」啊~
操作步骤如图:
作者:李小墨:前海南特区报记者,职业读书人,新书《请停止无效社交》全网热卖中。公众号深夜书桌(ID:shenyeshuzhuo)。